厦门医学院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厦门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北京东直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及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带领“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队前往晋江市永和镇巴厝村,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从“晋江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厦门医学院的贡献。
医疗下乡送健康 基层服务暖人心
实践队携手北京东直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医疗单位的20多位内外科医疗专家,在巴厝村开展“迎新春”大型义诊活动。活动现场,专家们为村民提供中、西医健康问诊,以及彩超、心电、推拿、血压、血糖检查等多项健康服务。他们不仅耐心解答村民们提出的各类健康问题,还为村民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治疗指导方案,并给予合理的保健建议。此次义诊活动,让巴厝村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理论宣讲入基层 思想伟力育村民
实践队走进巴厝村宣讲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民法典等重要内容展开深入讲解。厦门医学院药学院的陈铭老师也积极投身其中,向村民普及科学用药知识。此次宣讲活动让村民们在理论滋养中,提升对国家政策和健康知识的认知。
搭建思政新平台 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
厦门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巴厝村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基地。该教学基地的建立,为厦门医学院的思政教育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切实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推动了思政工作的新发展。与此同时,厦门医学院的师生们还走进启蒙小学,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活动,并向经济较为薄弱的孩子们捐赠了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梦想。
走访慰问传真情 关爱孤寡显担当
实践队了解巴厝村基本情况后,将队员们分成五个小组,在巴厝村村干部和老师的带领下,对老党员、脱贫户、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军人进行了爱心走访。队员们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并送去了米面粮油、牛奶、体温枪、中药制剂、感冒灵等物资,为他们送去了新春祝福,让这些特殊群体感受到了关爱与温暖。
文化传承扬正气 墨香古韵润民心
实践队特邀厦门市和晋江市书法家,带领学生们一同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现场,墨香四溢,气氛热烈。一幅幅饱含深情的春联,承载着对村民们的美好祝愿,传递着浓浓的年味。随后,实践队走进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亲身感受古村落近百年来的光辉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接着,实践队参观了闽南家风家训馆,深刻体悟良好家训家风带来的心灵洗礼与道德震撼。此外,实践队还为村民们赠送了《平原枪声》等1万集电子版有声书,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们在闲暇时光畅享文化盛宴。
探寻“晋江经验”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队来到“晋江经验”馆,开启了一场探寻晋江发展密码的旅程。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深入了解“晋江经验”的内涵与精髓。他们深刻认识到,“晋江经验”不仅是晋江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借鉴。通过参观,队员们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新时代好青年。
厦门医学院“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队积极投身于健康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调研与实践,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融合,引领同学们在实践调研中,深刻领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真切含义,勇于承担时代与社会赋予的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李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