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讲堂第六期丨信通院张琳琳:政务大模型应用趋势洞察
今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后简称《通知》),推动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高质量大模型训练数据集。在“数据要素×城市治理”领域,《通知》中明确指出,优化城市管理方式,推动城市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多维度数据融通。大模型的发展是实现“数据要素×”目标的关键举措,其中,政务大模型聚焦政务服务领域,能够帮助政府高效分析海量数据,为政策规划、公共服务优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与智能洞察。
9月19日,由浪潮云主办的「海若讲堂」第六场直播特别邀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政企数字化转型部副主任张琳琳,为我们分析政务大模型的发展现状,解读政务大模型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力。
Q:政务大模型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智能技术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正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政务大模型通过整合、分析、处理大量政府数据,凭借语义分析能力和深层次的理解能力,为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和内部办公提供智能化支持。
从地方政府推进情况来看,各地正在加强大模型产业顶层设计和布局,北京市率先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上海、安徽、广东等地也正在积极探索大模型产业,助力大模型在政务领域深度应用。
从数字政府发展风向来看,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目前,地方政务大模型的应用场景需求逐步明晰,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先行探索项目落地,政策咨询、智能搜索与问答、市民热线、智能办公是当前地方政务大模型的共性场景需求。
例如,上海虹口区联合浪潮云,搭建了基础数据平台+大模型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引入海若政务大模型,结合本地化精调,对知识库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知识库检索优化和提示工程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专属虹口区的“智能小虹”大模型,为基层工作的难题提供了新解法。
Q:政务大模型有哪些应用场景?
一网通办:大模型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转变。当前群众和企业办事面临信息获取难、理解困难和流程繁琐等问题,而大模型赋能的一网通办通过强化咨询意图识别和术语理解等技术,实现边问边办的引导服务,优化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政策法规辅助解读,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群众满意度。
一网统管:凭借大模型在自然语义理解、内容创作、数理逻辑推算、多模态生成等方面的特性能力,一网统管赋能城市治理精准化、智能化。
一网协同:大模型提升政府协同办公效能,赋能一网协同在北京、浙江、深圳等发达地区开展场景探索,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进一步推动政府办公体系智能化升级。
Q:围绕政务大模型的发展有何建议?
强化大模型技术研究,提升模型输出结果可靠性:通过数据治理等方式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围绕模型训练、调优及推理部署等环节,研究高效的数据清洗与数据治理技术,构建政务专属知识库。
探索丰富的政务应用场景:通过多模态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调度等手段,形成集发现、预警、处置和反馈于一体的基层监管闭环体系,探索城市大脑、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创新场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政务大模型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平衡风险与收益,一是要注重隐私和数据安全,政务数据具有高敏感性,极易因误用或滥用导致信息泄露;二是注重内容安全和伦理问题,加强技术治理和社会监管,确保价值观的有效对齐;三是要建立使用规范,形成监管闭环,明确标准规范与场景边界,形成风险追踪和问题反馈机制,推动形成覆盖各环节、各主体的监管闭环体系。
推动政务大模型标准指标和评估体系建设:应加快构建政务大模型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指导政务大模型建设、应用、评价等各环节,推动政务大模型发展“有据可依”。
Q:政务大模型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
生态发展:信通院联合浪潮云等30余家企业共同成立“政务大模型推进中心”,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评估测试、行业研究等工作,形成了高质量发展合力。
产业研究:信通院发布了政务大模型建设路径及评价体系研究报告、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并开展了政务大模型产业图谱征集活动,共有包括浪潮云在内的20家厂商入选图谱。
标准制定:信通院牵头搭建了《政务大模型通用技术与应用支撑能力要求》《政务服务大模型应用能力要求》等标准体系,并开展了大模型厂商评估工作,赋能产业发展,浪潮云等厂商已通过以上两项测评,并在逐步有序推进模型能力提升以满足后续测评需求。
产业活动:信通院牵头举办政务大模型论坛、政务大模型主题圆桌对话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经验成果。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进步,政务大模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政务大模型将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